-
6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元刻本《唐翰林李太白诗集二十六卷》修复方案专家论证会在图书馆文献修复中心举行。本次会议同时作为校基金会资助的珍贵破损古籍修复项目部分成果验收会。会议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魏成光主持。
会议现场
故宫博物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建华,国家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杜伟生,天津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万群,国家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导师朱振彬、吴晓云,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刘蔷等古籍保护与修复领域专家出席会议。图书馆文献修复中心全体馆员列席。
馆藏元刻本《唐翰林李太白诗集》,是海内孤本,收入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名录号03089),是清华大学图书馆19部元刻善本之一。该书历经江标、叶昌炽、缪荃孙、傅增湘等晚晴至民国重要学者收藏,钤印累累,并有缪荃孙题跋。版本上承宋蜀本体例,下启元明萧士贇《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系统,是李白诗集版本演进的关键环节。
与会专家认真审阅相关资料,现场察看古籍实物,围绕《唐翰林李太白诗集》修复方案展开了深入讨论。专家组重点探讨了修复材料选择、技法运用、装帧形式处理、适配装具制作以及修复细节等关键问题。经过充分论证,专家组认为,要在严格遵循“抢救为主、修旧如旧”修复原则的基础上,重点考虑修复完成后的长期保护可持续性,确保修复操作精准有效,既治理病害、保存原貌,又为古籍的长久存续奠定坚实基础。
参会专家实勘元刻本《唐翰林李太白诗集》
会议同步对清华大学基金会专项支持的破损古籍修复项目进行了阶段性验收。修复团队已完成包括明刻本《黄淳父文集》、清刻本《礼记章句》《才调集》等11种40册破损古籍的修复工作,与会专家对修复质量给予肯定。
参会专家对修复完成的古籍进行验收
近年来,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古籍修复工作方面获得多方力量支持。一方面持续获得校基金会的专项经费支持;另一方面,馆藏珍本元刻本《唐翰林李太白诗集》入选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字节跳动公益联合设立的"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这些来自校内外的重要支持,为珍贵古籍的抢救性修复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显著提升了修复效率和质量。
撰稿:清华大学图书馆文献修复中心
摄影:周漠
[ 更新:2025-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