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清晨,伴随着逸夫馆前布谷鸟的叫声,文科馆工会小组开展了“发现飞羽,感知自然——校园观鸟行活动”特色活动。

           本次活动特邀观鸟经验丰富的陈臣老师主讲,在观鸟开始前首先通过PPT讲解校园中鸟类的整体情况和时空分布,并介绍如何通过外观形态、飞行姿态以及声音分辨鸟类。随后,从近年流行的观鸟文化切入,介绍这项活动的经济价值、社会功能和生态意义。最后,特别以圆明园为例,向大家介绍校园周边以及北京其他区域的热门观鸟地点。

           在随后的实地活动中,文科馆工会小组成员走出馆舍、深入校园,沿着校河与荷塘开启了一场观鸟之旅。一路上,大家不仅邂逅了喜鹊、麻雀、斑鸠等耳熟能详的鸟类,还观察到了白头鹎、灰椋鸟、乌鸫等“熟悉的陌生人”。荷塘里捕鱼的小䴙䴘和“守株待兔”的夜鹭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活动中,陈臣详细讲解了这些“校园常住民”的生活习性和辨识技巧,并强调观鸟不仅是一项休闲娱乐活动,更是建立人与自然联接的桥梁,而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提升人们关注环境、守护共同家园的群体意识。最后,活动在校河边的黑水鸡和白鹭的身影中圆满结束。

           此次观鸟行,不仅让参与者在紧张工作之余身心浸润于自然韵律,更在驻足凝望飞羽的专注时刻,体会清华校园所蕴藏的蓬勃生机与和谐之美。文科馆工会将持续探索此类富有自然意趣与人文温度的特色活动,丰富馆员业余文化生活。

    图片5

           短短一个小时的观鸟活动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以下是小组成员的观后感:

           范林林:在陈臣老师的带领下,走过校河、荷塘、工字厅、大礼堂等区域开展观鸟活动,讲解校园鸟类的基本情况、观鸟的基本方法,我认识了校内多种鸟类,看到了树木上叽叽喳喳聊天的大喜鹊、看到了姿态优美的黑天鹅带着小黑天鹅、看到了成双成对的鸳鸯、看到了在荷塘捕鱼的小䴙䴘、看到了大长腿的夜鹭在晒太阳、看到了通体雪白的白鹭飞翔、看到了绿头鸭在水中安睡、看到了跑路超快红色小嘴的黑水鸡等。此次工会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不仅让我了解校园中各类鸟类,更是让我亲近大自然,发现了更多的美好。

           吴晓飞:清华园的鸟类居然有180多种,知道了在校园哪里可以容易观测到不常见的鸟类,怎样凭鸟鸣声识别鸟类,亲眼看到了夜鹭、白鹭、䴙䴘、乌鸫、斑鸠等不常见的或者见了也不知道名字的鸟,很有收获! 

           毛李洁:在荒岛的石头上,一只青灰色的夜鹭独自伫立在水边。荷塘的莲叶晃动,只见一只小鸊鷉钻出水面。转身望去,工字厅前的草坪上,有只乌鸫在低头觅食。校河里传来轻微的响动,仔细一看,是鸳鸯带着毛茸茸的宝宝穿行。原来大自然的美好,就藏在这些日常的偶遇之中。

           赵梦冉:我从小就在园子里长大,园子里的鸟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我常常看它们飞来飞去。通过这次活动,我才算是真正地去了解鸟类,知道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图片6


    (文科馆  供稿)


    [ 更新:2025-06-09 ]